期刊简介

      《国际眼科杂志·IJO》简介  《国际眼科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是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眼科理事会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主办的国际性中英文混合版眼科专业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2-5123、CN61-1419/R。本刊于2000年创刊,现为月刊。《国际眼科》杂志社是经国家工商总局审名注册的独立法人机构,胡秀文总编为法人代表。本刊由国际眼科理事会主席G.O.H. Naumann/Bruce E. Spivey教授和世界卫生组织特别顾问R. Pararajasegaram教授及国际防盲协会主席G.N.Rao教授出任总顾问;中华眼科学会原主任委员张士元教授等出任名誉总编;陕西省眼科学会常委胡秀文教授任社长/总编辑;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眼科研究所所长惠延年教授任主编;中华眼科学会主任委员黎晓新教授及陕西省眼科学会主任委员王雨生教授等任副主编。本刊已被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国内外权威性检索系统收录,并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据权威机构统计,2006年本刊影响因子为1.063,在我国16种眼科专业期刊中名列第二。它是我国眼科领域唯一的国际性刊物,遵照“让中国眼科走向世界 让世界眼科关注中国”的办刊宗旨,现已率先实现编委会及稿源国际化。英文原著栏目为本刊特色栏目,所刊发的全英文论文和国际论文居国内眼科杂志之首。它已成为我国眼科界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并已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国际性眼科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为一综合性眼科专业学术期刊,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包括眼科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及相关学科研究论文。我们本着“想读者之所想、急作者之所急”的办刊理念,将竭诚为广大作者读者服务。欢迎投稿、欢迎订阅、欢迎引用本刊文献!地址:(710054)中国西安友谊东路269号电话:029-82245172/83085628     传真:029-82245172邮箱:ijo.2000@163.com   ijo2000@126.com网址:www.IJO.cn;www.world-eye.cn(国际眼科网)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出版部门: 《国际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1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419/R

邮发代号: 52-23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0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0年被美国中华医学会评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 国际刊号:1672-5123
  • 国内刊号:61-141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0年被美国中华医学会评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医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际眼科杂志2008年第1期文章
  • 难治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生物羊膜与丝裂霉素C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生物羊膜与MMC应用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临床收治的40例(57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分为羊膜组32眼和丝裂霉素组25眼,前者施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生物羊膜植入术,后者在术中一次性应用MMC,浓度为0.2~0.4g/L,时间2~4min,随访1a,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与术前相比:两组眼压均明显降低(P值均......

    作者:哈少平;范文燕;杨巧玲 刊期: 2008- 01

  • 生物羊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用于青光眼再手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物羊膜在青光眼再手术中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31例(33眼)青光眼再手术病例施行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1a,检查记录术后视力、滤过泡、前房深度、眼压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期间眼压由术前的(33.18±5.7)mmHg降至术后的(15.23±3.3)mmHg,比术前明显降低(P......

    作者:高桂军;王辉 刊期: 2008- 01

  • 近视眼LASIK术后立体图形的辨认时间

    目的观察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后立体视功能的变化,从视觉高形式的角度评价LASIK手术的疗效.方法2006-08/2006-12间观察在我院行LASIK手术的46例中、高度近视患者,于术前,术后1wk,术后1mo检查远体视锐度(包括交叉视差和非交叉视差)及测量远立体视锐度小辨别阈值的辨认时间.结果所有观察病例术......

    作者:赵华平;黄明汉 刊期: 2008- 01

  • 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手术在严重眼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02-10/2004-04收治的31例(32眼)复杂眼外伤患者进行玻璃体手术治疗.结果绝大部分患者视功能得到较好程度的恢复,异物取出率100%,视网膜复位率78%,晶状体植入率82%.结论伤后及时就诊,准确掌握手术时机,应用现代玻璃体视网膜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技术能有效地治疗严重眼外伤,能大限度挽救患者的视功能.......

    作者:万安云;彭渝;黄海;吴慧莺;兰绪达 刊期: 2008- 01

  • 未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未实施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具体原因.方法对574例患者经术前系统检查以及术前谈话后未实施手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574例中293例对手术有顾虑(占51.0%);角膜厚度不足61例(占10.6%);眼底病变60例(占10.4%);矫正视力不良50例(占8.7%);角膜屈光力较高40例(占7.0%);圆锥角膜13例(占2.3%);高眼压8例(占1.4%);年龄偏小﹑近视度......

    作者:万雅群;刘建国;叶璐;王勇;李勇;许恂 刊期: 2008- 01

  • 超声乳化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

    目的探讨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表麻下对30例37眼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患者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和手术并发症.随访6~12mo.结果术后佳矫正视力≥0.3者共22眼(59%),≥0.5者共12眼(32%).术后屈光度数偏差值<±0.50D共23眼(62%);±0.50D<术后屈光度数偏......

    作者:张超;谢桂军;贾丽;程随涛;王晓鲁 刊期: 2008- 01

  • 角膜缘干细胞滑行移植法切除翼状胬肉

    目的比较角膜缘干细胞滑行移植法切除翼状胬肉和传统翼状胬肉逆向切除术对初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167例(207眼)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A、B组:A组81例(101眼)行角膜缘干细胞滑行移植法切除;B组86例(106眼)行传统翼状胬肉逆向切除术.以上皮愈合稳定、角膜恢复正常光滑透明、无翼状胬肉样组织生长为治愈,否则视为复发.术后随访24mo,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眼不适症状持续时间、角膜上皮愈合......

    作者:范军华;李学喜;潘栋平 刊期: 2008- 01

  • MTI摄影筛查仪在低龄儿弱视高危因素筛查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MTI筛查仪用于弱视高危因素筛查及用于大范围普查的可行性.方法对2005-10/2006-05来我院就诊怀疑有屈光不正的415例婴幼儿进行MTI筛查,再行眼科常规散瞳验光检查.结果MTI对斜视和屈光间质混浊的检出率为100.0%,对近视的检出率为68.0%,中高度远视的检出率为76.3%,散光的检出率为85.2%.结论MTI可用于低龄幼儿弱视高危因素的筛查和大范围普查,是一种安全、快速、有......

    作者:潘美华;任小军 刊期: 2008- 01

  • 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青光眼手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以下简称超声乳化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三联术治疗各种类型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27例(128眼)手术前、后的视力和眼压,手术并发症和滤过泡情况.结果术后视力迅速恢复,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随访6mo~2a,113眼≥0.5(88.3%);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112眼术......

    作者:郑煜;张少斌;黄惠春 刊期: 2008- 01

  • 视觉诱发电位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对正常对照者及糖尿病患者分别测P-VEP潜伏期LN75、LP100、LN145及波幅AN75、AP100、AN145.结果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尚未出现病变时,P-VEP的潜伏期已明显延迟,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进一步发展,P-VEP潜伏期进一步延迟,但未达显著性差异.DR及各期波幅下......

    作者:饶亚平;蒋克春;彭琦;邹涓;庞春梅;王爱萍 刊期: 2008-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