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眼科杂志

期刊简介

      《国际眼科杂志·IJO》简介  《国际眼科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是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眼科理事会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主办的国际性中英文混合版眼科专业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2-5123、CN61-1419/R。本刊于2000年创刊,现为月刊。《国际眼科》杂志社是经国家工商总局审名注册的独立法人机构,胡秀文总编为法人代表。本刊由国际眼科理事会主席G.O.H. Naumann/Bruce E. Spivey教授和世界卫生组织特别顾问R. Pararajasegaram教授及国际防盲协会主席G.N.Rao教授出任总顾问;中华眼科学会原主任委员张士元教授等出任名誉总编;陕西省眼科学会常委胡秀文教授任社长/总编辑;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眼科研究所所长惠延年教授任主编;中华眼科学会主任委员黎晓新教授及陕西省眼科学会主任委员王雨生教授等任副主编。本刊已被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国内外权威性检索系统收录,并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据权威机构统计,2006年本刊影响因子为1.063,在我国16种眼科专业期刊中名列第二。它是我国眼科领域唯一的国际性刊物,遵照“让中国眼科走向世界 让世界眼科关注中国”的办刊宗旨,现已率先实现编委会及稿源国际化。英文原著栏目为本刊特色栏目,所刊发的全英文论文和国际论文居国内眼科杂志之首。它已成为我国眼科界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并已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国际性眼科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为一综合性眼科专业学术期刊,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包括眼科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及相关学科研究论文。我们本着“想读者之所想、急作者之所急”的办刊理念,将竭诚为广大作者读者服务。欢迎投稿、欢迎订阅、欢迎引用本刊文献!地址:(710054)中国西安友谊东路269号电话:029-82245172/83085628     传真:029-82245172邮箱:ijo.2000@163.com   ijo2000@126.com网址:www.IJO.cn;www.world-eye.cn(国际眼科网)                                              

感冒有寒热,药物分温凉

时间:2025-08-27 11:03:16

寒冬腊月,办公室里的咳嗽声此起彼伏。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和同事得了"同款感冒",她喝姜汤捂汗就好了,你跟着喝却越喝越严重?这背后藏着中医的核心智慧:感冒分寒热,用药需温凉。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明确指出,感冒需辨证施治。就像给锁配钥匙,寒邪入侵要用温热药"散寒",热邪作祟则需寒凉药"清热"。不分寒热盲目用药,轻则耽误病情,重则引发并发症,尤其老人、孩子和孕产妇更需注意。

感冒的寒热辨证

风寒感冒的辨识要点

风寒感冒多因受凉而起,典型表现为:

恶寒重、发热轻:明显怕冷,体温多为低热

无汗:寒邪使毛孔紧闭,阻碍汗液排出

清涕白痰:鼻涕像清水,痰液白色稀薄

舌苔薄白:舌头颜色偏淡,舌苔薄白湿润

简单判断:受凉后流清涕、浑身发冷,喝热饮会感觉舒服。

风热感冒的辨识要点

风热感冒常因受热或温差大引起,特点是:

发热重、微恶风:体温常达38℃以上,怕冷感不明显

咽喉肿痛:吞咽时痛感加重,可能声音嘶哑

黄涕黄痰:鼻涕和痰液呈黄色且黏稠

口渴喜冷饮:总想喝冰水缓解燥热

症状维度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怕冷发热

怕冷明显,发热较轻

发热明显,怕冷轻微

鼻涕痰液

清涕、白痰稀薄

黄涕、黄痰黏稠

咽喉状态

咽喉痒,无明显肿痛

咽喉红肿疼痛

出汗情况

无汗

有汗但热不退

温凉药物的应用

风寒感冒用药

遵循"辛温解表"原则,常用药物:

感冒清热颗粒:适合风寒感冒初期,缓解头痛发热

通宣理肺丸:适用于风寒咳嗽,宣肺止咳

生姜红糖水:生姜3片+红糖适量,煮10分钟趁热喝

风热感冒用药

遵循"辛凉解表"原则,常用药物:

银翘解毒片:缓解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咽痛

连花清瘟胶囊:适用于热毒袭肺,缓解高热咳嗽

金银花茶:金银花1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特殊人群用药安全

孕妇

禁用含麻黄、桃仁等活血成分的药物(如感冒软胶囊)

推荐食疗方:葱白生姜饮(大葱两根+生姜15g,煮水500ml)

儿童

用药剂量减半,避免含伪麻黄碱成分

风热感冒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风寒感冒用荆防败毒散

老人

气虚感冒(乏力、易出汗)用参苏丸

监测肝肾功能,避免长期用感通片等伤肝药物

特殊人群用药核心提醒:切勿凭经验自行用药,最佳方案是在医师指导下选择药物。

用药误区与安全警示

误区一:寒热不分,药不对症

风寒感冒用双黄连口服液等寒凉药,会导致寒邪滞留体内;风热感冒用姜汤,则会"火上浇油"加重症状。

误区二:重复用药

多种感冒药叠加可能导致成分过量中毒。例如:

同时服用感冒灵和维C银翘片 →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伤肝

使用含马来酸氯苯那敏成分药物 → 可能导致嗜睡危险

误区三:滥用抗生素

普通感冒多由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反而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只有出现咳黄脓痰、咽部脓苔时才需用抗生素。

生活调理与预防

食疗方推荐

风寒感冒: 姜枣茶(生姜3片+红枣5枚煮15分钟)

风热感冒: 金银花薄荷茶(金银花10克+薄荷5克冲泡)

通用: 多喝温水 +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

非药物疗法

穴位按摩:

风寒按风池穴(后颈两侧凹陷处)

   风热按合谷穴(手背虎口处)

足浴: 风寒用生姜艾叶水泡脚,风热用菊花桑叶水

预防措施

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

流感季外出佩戴口罩,避免人群密集场所

晨起盐水漱口:温水+半茶匙盐,清洁咽喉黏膜

结语

感冒虽小,用药需慎。记住核心原则:寒用温药、热用凉药。风寒感冒需辛温解表驱散寒邪,风热感冒则需辛凉解表清除热象!用药前对照症状表辨证,特殊人群务必咨询医师。

配合清淡饮食规律作息,才能真正做到"扶正祛邪"。若服药3天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请立即就医!愿我们都能辨清寒热、用好药物,让身体平稳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