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眼科杂志

期刊简介

      《国际眼科杂志·IJO》简介  《国际眼科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是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眼科理事会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主办的国际性中英文混合版眼科专业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2-5123、CN61-1419/R。本刊于2000年创刊,现为月刊。《国际眼科》杂志社是经国家工商总局审名注册的独立法人机构,胡秀文总编为法人代表。本刊由国际眼科理事会主席G.O.H. Naumann/Bruce E. Spivey教授和世界卫生组织特别顾问R. Pararajasegaram教授及国际防盲协会主席G.N.Rao教授出任总顾问;中华眼科学会原主任委员张士元教授等出任名誉总编;陕西省眼科学会常委胡秀文教授任社长/总编辑;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眼科研究所所长惠延年教授任主编;中华眼科学会主任委员黎晓新教授及陕西省眼科学会主任委员王雨生教授等任副主编。本刊已被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国内外权威性检索系统收录,并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据权威机构统计,2006年本刊影响因子为1.063,在我国16种眼科专业期刊中名列第二。它是我国眼科领域唯一的国际性刊物,遵照“让中国眼科走向世界 让世界眼科关注中国”的办刊宗旨,现已率先实现编委会及稿源国际化。英文原著栏目为本刊特色栏目,所刊发的全英文论文和国际论文居国内眼科杂志之首。它已成为我国眼科界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并已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国际性眼科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为一综合性眼科专业学术期刊,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包括眼科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及相关学科研究论文。我们本着“想读者之所想、急作者之所急”的办刊理念,将竭诚为广大作者读者服务。欢迎投稿、欢迎订阅、欢迎引用本刊文献!地址:(710054)中国西安友谊东路269号电话:029-82245172/83085628     传真:029-82245172邮箱:ijo.2000@163.com   ijo2000@126.com网址:www.IJO.cn;www.world-eye.cn(国际眼科网)                                              

中气虚怎么办?3招恢复顺畅气机!

时间:2025-05-21 09:26:09

中气虚,这一在中医理论中常见的概念,实质上是指人体内部的整体一气不足的状态。这种不足并非单一脏腑或部位的局部问题,而是关乎全身气血运行的整体状况。当人体的气量不足时,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便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气的运行出现不顺畅的情况,引发一系列的身体不适与健康问题。

气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它如同无形的能量,在人体内不断运动,推动着血液的循环、津液的输布、脏腑的功能以及经络的通畅。而中气虚时,这股内在的能量显得不足,使得身体的诸多机能难以得到充分的激发与维持。

中气虚的形成,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调、劳累过度、久病耗伤等因素所致。比如,长期的饮食不规律,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都可能损伤脾胃,而脾胃又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损则气血生成不足,从而导致中气虚。又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过度脑力劳动,耗损了大量的正气,也会使得中气逐渐亏虚。此外,一些慢性疾病迁延不愈,不断地消耗人体的正气,同样会引发中气虚的状况。

当中气虚发生时,气的推动功能减弱,血液运行可能变得迟缓,进而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气的温煦作用失常,人体便会感到畏寒肢冷,即使在正常的室温下也比常人更易受寒。气的防御功能下降,则使得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变弱,容易感冒且患病后不易痊愈。而气的固摄作用受损,可能导致汗出异常、遗尿、崩漏等病症的发生。这些症状相互交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

从脏腑关系来看,中气虚与脾胃的联系尤为紧密。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气机升降的枢纽。中气虚时,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不能将水谷精微有效地转化为气血,进一步加重了气的不足。同时,由于脾胃气机不畅,还可能影响到肝的疏泄功能和肺的主气功能,使得整个人体的气机紊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对于中气虚的调理,中医有着丰富的理论和方法。在药物调理方面,常选用一些具有补中益气功效的中药,如黄芪、人参、白术、甘草等。这些药物能够补充人体的正气,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气血的生成与运行。例如,经典的方剂补中益气汤,便是以黄芪为君药,配伍人参、白术、甘草等药物,起到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对于中气虚引起的各种症状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调理也是中气虚调养的重要环节。在日常生活中,可适当多吃一些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芡实、大枣等。这些食物既能补充营养,又能在潜移默化中起到调理中气的作用。同时,要注意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加重中气虚的症状。

适当的运动锻炼对于改善中气虚状况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像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运动方式,动作较为舒缓,能够调节呼吸,促进气的运行,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时间。

中气虚作为一种人体整体的气不足状态,对健康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了解中气虚的形成原因、表现症状以及调理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自身健康,及时发现并应对这一问题。通过药物调理、饮食调养和运动锻炼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逐步恢复人体的正气,使气的运行重新归于顺畅,从而达到维护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